山本康夫:
用潮流诠释传统

探访小豆岛 Yamaroku 酱油酿造厂

  • 采访: Hiroko Yabuki
  • 摄影: Cailin Hill Araki
Yasuo Yamamoto

在食品技术这个广袤的世界里,日本小豆岛 Yamaroku 酱油酿造厂的第五代酱油酿造人山本康夫有着自己的一方天地。他的职责是监督该公司最微小的成员:微生物。这些真核单细胞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,我们得以制造出啤酒、咸菜、奶酪、康普茶及酱油等食品,全都是它们的功劳。在既要求“健康”又要求“天然”的高标准下,发酵食品 —— 其实比我们人类都更早出现 —— 变得越来越受欢迎。食品发酵需要特定的环境与条件,不过从根本上来说,其实并不复杂。出身于酱油酿造世家的山本康夫在 30 岁生日这天接管了家族的生意。为了使濒临倒闭的酿造厂起死回生,山本致力于去除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与合成香料,转而启用传统的酿造方法。

当我们规划或设计一款产品,并对该产品的用途加以限制时,我们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就会缺乏清晰认识。生产过程是否值得称道被放到了过于重要的位置,完成得出色与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。不管是 AirPods,还是每年发布的数不胜数的同款汽车的改版车型,我们的思维已经形成一种定势,认为如果产品的迭代周期越短,质量也就越高,人们也因此产生更多渴望。我们能从中吸取的教训可能就是,痴迷于新奇事物会导致我们对潮流感到疲倦,也因此会对计划性淘汰感到疲倦。于是,我们才会将目光重新投向传统式小批量生产的高质量产品,重新对此产生兴趣。未来就是一种周而复始,而在 2020 年,传统工艺将来到技术的最前沿。

酱油生产和世界上的其他食品产业一样,也已经实现了工业化。大部分工厂都会使用金属罐,以此大大缩短酿造周期。山本康夫大力推广用木桶酿造酱油,这一举措虽然广受欢迎,但在日本国内占据的产量比例却不足 1%,生产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也要高出许多。大部分酿造厂假借会对酵母产生影响的名义 —— 酵母在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 —— 迟迟不肯对公众开放,Yamaroku 却始终对大众敞开大门,不管有没有预约,一年之中任何时候都能前去拜访。他这么做完全是希望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到酱油的酿造过程,这种坚持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效,现在,每年差不多会有 7000 人前去参观。Yamaroku 生产的酱油味道浓郁,相较于偏爱淡味酱油的专业厨师,普通家庭的顾客对此更加青睐,他们的顾客中,95% 都是寻常百姓,这也从中证明了人们对发酵产品一直很有兴趣。然而,随着食品工业的趋势不断变化,很难想象传统的酱油酿造技术在未来要如何生存,而且,那些专门制作酿造酱油所需的巨大木桶的工匠也快要绝迹了。

山本康夫近日在自家酱油厂内接待了 SSENSE 一行。身居传统工艺最前沿,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对于未来趋势的见解。

「我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放手,让酵母来发挥作用。就算我什么也不做,酵母也依然尽职尽责。相比之下,使用铁罐的制作过程要靠引入某些特殊酵母来让原料成熟。这样做的话,就能将常规的两年成熟期缩短至三个月,采用这种方式生产酱油的人们认为控制好酵母就能确保产品质量。老实说,我可不这么认为。首先,人类认为自己可以掌控酵母这一点就够荒谬的了。」
「某一地区的生产商如此大规模地进行合作,这种现象并非酱油产业独有,但依然十分罕见。木桶酿造法之所以能延续至今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体系。」
「自十九世纪以来,酱油厂经过了多次重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。在重建过程中,人们通过重新利用并整合旧木材,来保存现有的酵母生态系统。」
「酱油独具特色,味道浓郁、深厚,甚至还带着点甜味。有人曾经对我说:‘酱油的味道就像你的性格。’这挺奇怪的,但酱油的滋味中确实包含了酿造人的个性。」
「我反复重申的一点就是,我真的相信酵母具有意识。证据就是:游客前来时经常参观的木桶酿造出来的酱油滋味,比人们很难接触到的区域里的那些要好很多。」
「遗憾的是,木桶工匠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,2010 年左右,按照传统工艺制造木桶的地方就只剩下一个了。我们当时感到形势严峻,于是订了九个木桶。到了 2011 年,为了振兴酱油行业,我们开启了木桶工匠复兴计划。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我邀请了一些朋友和我一起在工匠手下当学徒,尝试自己制作大木桶。从那时起,我们每年一月都会召集志愿者,共同致力于推广手工制作木桶的技艺。」
「等到几十年以后,我们完全有可能需要新一代的木桶。如果到时没有工匠制作,就再也不会有木桶了。日本酱油协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,日本现存的大木桶有 2500 个,其中的 1100 个就在小豆岛上。这些木桶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部消失,到那时,酱油行业就真的完了。」
「其他酿造业中,制造大木桶的工匠也在陆续减少,味噌、醋、清酒,每一个行业都不容乐观。我们需要更有远见,需要展望一百年后的未来,找到对策。」
「世界遗产需要受到保护,这不仅包括行将消失的有形遗产,同时也包括无形的文化遗产。」
  • 采访: Hiroko Yabuki
  • 摄影: Cailin Hill Araki
  • 翻译: January Yang
  • 日期: 2020-03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