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调查:
Gucci「Zumi 凉鞋」
「Ophidia 腰包」与「GG 蛇皮遮阳帽」
在一个怅然若失的夏日,Deidre Dyer 初尝西印度群岛「姨母风」装扮
- 文字: Deidre Dyer
- 制图: Megan Tatem

为了向这种骄矜的特质致以敬意,我郑重向大家推荐这套“Gucci 姨母配饰组合”,内含搭配统一的赢家必备单品。这套入门级组合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装备,能帮助大家向广袤世界 —— 或至少方圆十米的天地 —— 传达“奢侈”“富裕”及“华美”甚至些许“惊为天人”的信号。我的入门组合之选中包括 Gucci 的 GG 蛇皮遮阳帽、Ophidia 腰包以及 Zumi 凉鞋,从上到下都无与伦比的单品三件套。装有“姨母新手包”单品的包裹刚送达,我便一一穿戴上身,还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禁不住地偷笑起来。我分别为遮阳帽、腰包与凉鞋拍下照片,然后发给朋友 Ray。“这些可是永恒的经典!”她激动万分。我随即回复说:“三件单品都严重被低估,放在一起却夸张过头。”
人们大多认为,那些印满张扬 logo 的设计师款包袋都是假货 —— 就是在美国洛杉矶第 125 大街与富尔顿大道(Fulton Aves)交叉口举办的旧货交换会上出售的那种。Gucci 如今对于 logo 爱好者的心思了如指掌,投其所好的产品之多,堪比 1980 年时仿冒当时风头正劲的设计师 Dapper Dan 作品的各种冒牌货。自从 Alessandro Michele 在 2015 年接管这家奢侈品公司以来,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,将品牌对于 logo 的狂热推至某种登峰造极的高度。他深谙品牌的真正实力在于剑走偏锋,当产品设计理念抽象到一定程度,就能展现最强大的力量。Michele 最为人所知的作品,便是那个将品牌名字拼作“GUCCY”的系列。
我头一回背上 Ophidia 腰包那天,是前往纽约布鲁克林贝德福德-斯图文森(Bedford Stuyvesant)街区的一家墨西哥玉米卷饼餐馆,与亲爱的朋友 Jazmine 遵循社交距离共饮冰冻鸡尾酒。我一见到 Jazmine 便指着自己的腰包,说起自己另辟蹊径尝试走“气质姨母”时尚路线。她笑着说:“Gucci 的姨母风真是绝了。”
“姨母新手包”于我而言是客串性质的尝试,是一种表演。我的时尚风格忠实反映我身为双鱼座的天性,由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交织而成。我一直像是戴着嘉年华头饰的孔雀,满头珠子,还闪闪发光。但与此同时,我也常常直接穿着肥大的运动裤与宽敞的 Supreme 纽扣衬衫游泳。话说回来,以这种方式引起他人注意对我来说依然特别新鲜。我跃跃欲试,就像一头初生的牛犊。
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姨母风格,大家对它的印象是“单调浅薄”的时尚感,以及极尽炫耀夸张之势。它跟“妈妈风”有点像,但就某种角度而言又恰好相反,“妈妈风”为人熟知的是时刻备战的坚固鞋跟以及合情合理的裙摆长度。“姨母风”可以走时髦路线,而且还能出格一点:当邀请函上写着“穿人字拖”时穿上漆皮拖鞋;去杂货店速速买个东西以前涂一抹红色唇膏;笑起来声音过于洪亮,显得有些不雅。我的舅妈 Marilyn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。
先交代一下背景。我父母都是敬畏上帝的教会百姓,他们偶尔会领略一下“加勒比狂欢节”西印度群岛节日大游行(West Indian Labor day parade)—— 站在亲戚家俯瞰东部大道(Eastern Parkway)的阳台上,在虔诚的距离之外观看踩着高跷和身披羽毛装饰的表演者走过。作为在美国长大的第二代移民,巡游和索卡音乐(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加勒比海地区的一种舞曲)对我来说不过是古老的传说,而关于“索卡帐篷”音乐盛会的故事则已经被大家添油加醋转述了好几手,就连我父亲和穿着挺括短夹克的叔叔们也依然会时常提起。自然而然地,我也特别想全身心地沉浸在与“加勒比狂欢节”有关的一切狂欢活动之中。
每年夏天,我都能从表姐 Mickey 和 Sashel 那里学到一点关于如何成为“特立尼达岛人”的知识。她们十几岁时就从岛屿家园移民到美国,口音浓重,眉毛拔得过分纤细,还会用国际电话卡联系“老家”的朋友。这两个女孩教我怎样偷偷溜去 BBQ 派对,传言那里都是真正的 Ruff Ryders 成员 —— 是的,正是那个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以说唱歌手 DMX 的歌曲命名的机车队。在去劳动节游行的路上,她们拿出偷来之后藏在床底下的温热的 E&J 白兰地和百加得朗姆酒(Bacardi),教我如何直接吹瓶子。在所有这些我们密谋参加的成年人 BBQ 派对里,Sashel 家的派对最了不起,而全权安排一切的便是她的妈妈 —— 我的舅妈 Marilyn。
舅妈 Marilyn 是 BBQ、CurryQue 乃至后院各类活动的主持人,也是在布鲁克林生活的特立尼达拉岛侨民中当之无愧的话事人。她跟我舅舅结婚后成了我的舅妈,性格上和我母亲的姐妹们截然不同。我青少年时期的越轨行为绝大部分都打着去舅妈 Marilyn 家的幌子。她家有游泳池。她还抽烟,香烟就藏在冰箱顶上。她总是会煮好一大堆烤饼、咖喱和鳢鱼,仿佛她要喂饱一整队士兵,好让他们到半夜两点都不会觉得饿。她打扮入时,经常会穿一些对我来说难以想象妈妈辈的人会穿的服饰。她头发乌黑柔顺,发梢还会轻轻飘扬。不用说,她自然还会穿上一双拖鞋式便鞋、还在精心保养的脚上戴一串脚链,让人想起 Rihanna 的经典美甲款式 —— 你懂的,脚趾甲特别长,简直都快超出凉鞋的鞋尖了。
要成功举办一次特立尼达拉岛 BBQ 派对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:面积可观的后院、大量食物、音乐、氛围等等,简直像是举办一场持续整晚的演出。活动主持人必须穿上协调统一的整套行头,在考虑配饰时,既要具有连贯性,又要做到略显繁复:两部电话(座机和手机)、夜里依然不能少的太阳镜、饰有丝巾的帽子,还要再加一台寻呼机。对于男性来说,闪着灯光的蓝牙耳机是最低限度的配置。
举办派对的人势必要花一整天时间做饭。所有东西都准备停当后,再赶在客人到达以前快速冲个澡。这么匆忙其实根本没什么用,因为派对开始后的头三个小时里,只有一小部分客人会如期抵达。加足马力的日产西玛(Nissan Maximas)或丰田克里西达轿车(Toyota Cressidas)载着刚刚梳洗打扮好的客人们,风尘仆仆地姗姗来迟。女人们身上喷了 Bath & Body Works 果味香氛(把自己变成蚊子的诱饵)。男人们则把 Fahrenheit 或 Polo 运动古龙水当作自己的“铠甲”。
这些夏天的夜晚对青少年时期的我来说至关重要,我就是在这些场合中学会了如何应对派对上的各种局面。而这些跟纯粹为了派对而派对的活动截然不同。这些派对教会我如何跳舞,如何扭动腰肢 —— 当年的我曾经对着卧室里的镜子反复练习。而现在,我已经能在人前自如舞动,还能赢得不少赞许的目光。我最终变得更加自信,也更加放松。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饮料 —— 黑朗姆酒加可乐。我对点快酒和慢酒的时机也有了充分的把握。

本图单品: Gucci 凉鞋
等我再长大一些,见到舅妈 Marilyn 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。当然,还是有一些必须出席的家庭聚会、婚礼及葬礼。舅妈 Marilyn 始终都会出席。她衣着平整无痕,耳饰摇曳,历经多年,一头秀发却依然乌黑光滑得令人难以置信。她的眼神里依然带着些许夸张的神采,一点酒神气质,还有几分“commess”(这是加勒比海地区形容人“淘气”“喜爱八卦”的词语)。仿佛她的口袋里藏着一个能让所有人为之耸动的大秘密。
每年夏天 —— 从无例外 —— 我总会在八月的 J'ouvert 派对上见到舅妈 Marilyn,这是为西印度群岛节日大游行预热的狂欢派对,通常会在黎明前举行,人们换上奇装异服,涂上油彩和亮粉便前来赴约。凌晨 6 点左右,我会像上了发条一样开车赶往帝国大道(Empire Boulevard)—— 通常戴着假发和墨镜来保护自己的身份、头发和自尊 —— 穿过层层人群,冲进舅妈怀里,像喝醉了一样大喊:“嗨,舅妈~~~!”她真的很善于观察,并且能够迅速认出每一个人。“亲爱的,你还好吗?口渴吗?一起喝几杯吧。”说着,她便迅速与离自己最近的胡桃夹子贩售商寒暄了几句。有些舅妈会烹饪他们最爱的食物;还有些舅妈会带他们去教堂做礼拜;有些舅妈会带他们去林肯中心,观赏人生中第一场歌剧;还有些舅妈,则会点亮黎明前的黑暗。
在今年一言难尽的夏天面前,连人生中的不确定性都显得微不足道。夏天,人们本应出发去旅行,或者是无忧无虑地从白天便开始饮酒,然而如今全城戒备,如何活下去成了当下的议题。欢笑藏在口罩之下。欢愉转瞬即逝。
我的个人着装风格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。大家都知道,我一周会换两到三次手袋,不是 Prada 黑色皮质挎包、Maryam Nassir 透明托特包,就是 Telfar 黑色购物袋。实用性和功能性成了主流趋势。我也随即从与奢侈手袋的周旋中抽身,转而选择了一款 Stüssy 黑色帆布斜挎包,它可以同时装下一包医用外科口罩、几管手部消毒液、几双乳胶手套、一包消毒湿巾、一支柠檬味润唇膏,以及我的钥匙和钱包。
我的“姨母新手包”虽然浮夸却很实用,与我“相处”十分融洽。我甚至进一步简化日常用品,这样就能通通塞进 Ophidia 腰包里:消毒液、润唇膏、借记卡、身份证件和两把钥匙。GG 蛇皮遮阳帽让我的脸部免于日晒,Zumi 低跟凉鞋伴随我走过这个时常需要步行的夏天。在纽约城重新开放的最初时期,无需使用各种防护和消毒用品本身就是一种奢侈。
无论是狂欢节还是 J’ouvert 黎明派对都依旧遥不可及,我甚至都不确定,自己是否能在夏天结束以前和舅妈 Marilyn 一起散步。我之前听人传言,她正准备返回特立尼达岛,却因为美国封锁国境而被困住。其实,舅妈 Marilyn 的“隔离轶事”所笼罩的神秘色彩,与她的气质十分相配。是真是假,又有谁在乎呢?
Deidre Dyer 是一位作家、编辑兼品牌顾问,生活在美国纽约。
- 文字: Deidre Dyer
- 制图: Megan Tatem
- 翻译: January Yang
- 日期: 2020-07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