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调研:
Sies Marjan 多色虹彩托特包及上衣
Jenna Wortham 探寻全息图像的治愈功能
- 文字: Jenna Wortham

爱上色彩就等于爱上了光。我们的视网膜细胞是天生的炼金术师:它们将光线转换成我们的神经元所理解为色彩的信息。颜色是应允的载体,是你成长过程的积极参与者。通过跟着 Inna Segal 的《颜色密语》(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lor Cards)手册学习颜色疗愈,我了解到了穿一身金色能吸引富足;穿暗绿色能召唤生机;而漂亮的玫瑰粉则能孕育爱。
然而,颜色站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对立面。在无时不刻不充满了监视的文化里:在 Instagram 上的抓拍照里;直播中;或是像最近发生在我一个朋友身上的例子那样,在一个 YouTube 视频一闪而过的花絮镜头中被认出来 —— 易于辨认并不是明智的做法。“天然”配色的简单丹宁和棉麻衣物的复兴,恐怕就是出于对“本能基本需求”的兴趣(注意,这和贬义的那个“基本”可不一样)。
同理,除了吃本地食物、随身自带竹质吸管的概念之外,你还在参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念,包括单流回收环保时尚 —— 这也许是出于一种更深层的、与周围环境寻求共生的本能。与世隔绝,用仅剩的那些我们知道的方式隐姓埋名地生活。

本图单品: Sies Marjan 衬衫
Sies Marjan 冬季系列中逆势而为的全息服装(风衣、托特包、长上衣)简直在和一切现代求生欲对着干。该系列的官方描述中,将这些布料形容为“散落的彩虹…… 一杯用冰蓝色、浅桃红色和柠檬黄色调成的全息鸡尾酒”。就像是詹姆斯·特瑞尔(James Turrell)的灯光雕塑让人意识到还有太多东西在等着我们去观看、感识和理解,Sies Marjan 的全息服装也让我们领会了“张扬地占据空间”的力量。
Sies Marjan 的创意总监 Sander Lak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说道,穿着颜色“就像是在用一种语言表达。你可以通过玩转颜色来反映或转换自己和别人的心情,我很喜欢这一点。”虹彩色调与它们的近似色不一样,它们的成因源于一种名叫“结构色”的科学现象:是纳米结构与可见光发生反应,再加上偶然的颜色,才给人以一种亮晶晶的视觉幻象(就像孔雀的羽毛)。因此,穿全息色服装并不一定是在投射情绪,而是在反射情绪,是成为一种颜色戏法。在分子层面,它是最接近哈利波特的隐身披风的服饰:这是一种通过对光线造成干扰所带来的颜色变幻。拒绝隐身的可能,选择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带来的那种惊悚和恐惧,如何被强调都不为过。我经历了好几番心理斗争才终于把这件衣服穿出了门。然而一旦穿上它,我就心甘情愿地向脆弱与柔情屈服,向一种穿着虹彩全息面料走出家门,踏上纽约街头所将反射出的绚丽色彩的邀约而臣服了。耀眼夺目中蕴藏着能量,单是走在街上就已经是一种无需表演的演出。

本图单品: Sies Marjan Tote 托特包

我去新墨西哥的沙漠里登山时,带上了全息托特包。它有着一种我所不曾了解的属于自己的语言,这是一种只有通过其他事物对其存在的解读才得以展露的交流。它把西南部地区的粉色和绿色变成了属于自己的颜色;它高度的可见性让我沿着小道漫步时,俨然变声为无意偶成的 GPS。其他登山者们也对它的闪耀光泽,和它与正午阳光交相辉映的效果惊叹不已。我特别喜欢把它放在天然的野花、大叶多刺的仙人掌和灰色的岩石结构旁边。自然与非自然的对比是那么美,甚至有些狂野,并带着自己的形态。
全息影像就如同镜子的“孩子”,是最本真的镜面。它们是用以启示与自省的科学技术的远房后裔。身为人类,我们无可救药地依赖于科技来反观自我。我们极度渴望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,然而却从未找到能向我们展示未经调介的真相的工具。作为一种半移动影像,全息影像是一件东西从各个角度观看所呈现出的样貌的永久记录。它可能是最接近影像性真实的事物了。所以,把全息摄影变成衣服,是一种对语言的重新书写吗?是一种新的观看方式?或是将反射的影像做成实物的方式?全息是自成一派的哲学。照片描绘着光线所展露出的世界,而全息影像则是空间中光线的凝集。它能将你变成行走的光线展览。如果不是为了观看,不是为了那将光子转化成可以理解之物的暗黑炼金术艺术的话?光又是什么呢?

全息影像在时尚界再度出现。Balmain、Margiela、Calvin Klein 都反映了一个厌倦掩饰、愚昧、无视当前过度与堕落的时代中真正的利害攸关的时刻。“在设计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考虑政治现状,但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,我确实处在这一切之中。”Sander Lak 说道,“有时我想爬到某个角落,或是藏在毯子下面;但还有些时候,我却只想尽情地绽放色彩。”
值得注意的一点是:全息(hologram)一词是两个希腊词语:“全部(holos)”和“信息(gramma)”所组成的复合词。二者合并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,好比摩尔斯密码,只不过是通过视觉而并非听觉。记得我们的眼睛,这双最原初的光子操控师吗?它们将光线翻译成电脉冲,以便由我们的大脑处理成图像。而全息影像则干扰着光线传播的方式,这意味着,作为穿着者的我们实际上在操控别人眼中所看到的自己。运用于时尚中的全息影像让我们能够创造新的现实,营造可以邀请他人一同参与的奇特体验。我们习惯性地使用原始成像技术来处理图像和颜色,建构着反射表面的复杂展示方式,希望它们可能会让我们准确地呈现出“我们所认为的自己”和“我们所希望成为的自己”的印象。


全息影像是 2018 年对于人性的隐喻:通过干扰而产生的光脉冲。它们并不是真相的全部,但却是在我们所能利用的科技手段中最能让我们接近真相的。软件已经策划了我们与朋友之间的亲近程度、替我们写邮件、为我们选择和筛选娱乐方式…… 基本上,我们已经被与我们的科技焊接在一起了,变成了正在成型中的赛博人 —— 穿上全息服饰则完成了这一赛博化的转换。与那些跟我们发生互动的事物一起,实时地让我们变成了半人半投影的存在。全息布料是当下现实的自然产物,穿上它便会产生应有的未来感。然而它的真正力量则在于让我们对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,也对“真正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”的根源进行探寻。
Jenna Wortham 是《纽约时报杂志》 的专职撰稿人以及播客节目“Still Processing”的联合主播。
- 文字: Jenna Wortham